偷声木兰花 · 春雪

· 徐釚
春阴晕墨阑干透。飞絮撒盐萦白昼。宝兽笼香。妆罢梅花縆额黄。 帘前竹压阶难扫。鸳瓦铺明乾鹊噪。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晕墨:晕染的墨色,形容天色阴沉如墨染。(“晕”:yùn)
  • :缭绕。(“萦”:yíng)
  • 宝兽:兽形的香炉。
  • 縆(gēng)额黄:古代妇女在额头上涂抹黄色颜料作为装饰。(“縆”,读作“gēng”)
  • 鸳瓦:成对的瓦。
  • 乾鹊:喜鹊。(“乾”:qián)
  • 酲(chéng):酒后身体不适,疲倦困乏。

翻译

春天的阴云如墨染般阴沉,栏杆外的天色昏暗。飞絮像撒盐一样在白昼中缭绕。兽形的香炉中燃着香,女子梳妆完毕后在额头上涂抹黄色颜料扮作梅花妆。 门前的竹子被雪压弯,台阶上的积雪难以清扫。成对的瓦片上铺满了明亮的雪,喜鹊在枝头鸣叫。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碧绿的江水悄悄地融化,消解了昨夜的醉意和困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雪后的景象。上阕写春阴沉沉,飞絮飘舞,女子梳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下阕则通过描写门前的积雪、瓦上的雪以及喜鹊的叫声,展现出雪后的宁静与生机。最后一句“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以红日和融化的冰雪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的复苏,同时也消解了人们的疲惫。整首词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雪后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徐釚

徐釚

清江南吴江人,字电发,号拙存、虹亭、枫江渔父。监生。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检讨。在史馆称大作手,赋性萧闲,不久乞归。文章叙述有法,诗颇华秀,又工词。有《南州草堂集》、《词苑丛谈》、《菊庄词》,又续唐人孟棨《本事诗》。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