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三首

更有何人,同我去,黄楼吹笛。江山好,群儿狼狈,变成今夕。燕子不知亡国恨,乌衣巷口还相识。要画船双桨载双娥,泪双滴。 天下事,南同北,金鼓碎,烽烟灭。只鬼坟青草,虎狼三只。国事都交杨素手,长江流尽英雄血。问人间可有好男儿,来平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楼:**故址在今江苏徐州东门,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 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 **群儿狼狈:**指当时一些混乱、行事不端的人。
  • **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
  • **金鼓:**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和鼓,用于战争指挥,这里代指战争。
  • **杨素:**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重要大臣,这里借指当时被托付国事却不力的人 。

翻译

还有什么人,能与我一同前往黄楼吹笛?大好江山依旧,可眼前众人混乱不堪,竟成了如今这般景象。燕子哪里晓得国家灭亡的悲痛,在乌衣巷口仍自在穿梭好似旧相识。真想用画船双桨载着两位佳人,可她们却双双落泪。

天下之事,南方和北方都如此,战争的嘈杂平息,战火也已熄灭。如今只剩下几堆荒坟长满青草,还有几只如虎狼般的邪恶势力盘踞。国家大事都交到了那些庸碌无能之人手里,长江水仿佛都流淌尽了英雄们的鲜血。想问一问人间,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好男儿,能够站出来平定贼寇?

赏析

这首《满江红》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局势的哀痛与不满。上阕开篇便展现出一种孤独感,寻不到能同去黄楼吹笛共享意趣之人,接着以江山美好与当下众人狼狈相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反差感,突出对现状的失望。“燕子不知亡国恨,乌衣巷口还相识”化用典故,借燕子依旧不知人间巨变,更添一份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想到佳人落泪,又流露出词人的些许恻隐之心与无奈。下阕直接谈天下事,写尽战争之后的荒凉,“鬼坟青草”形象描绘出战后的凄凉之景,而指责国事交与“杨素”般的人,表达对当时掌握国家大权者的批判。最后以“问人间可有好男儿,来平贼”发出急切呼声,足见其渴望有人能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迫切心情,全词情感悲愤沉郁,蕴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

朱青长

朱青长,名策勋,又字笃臣,号还斋、天完、天顽,四川江安人。幼学经史诗文,曾游历南北达十年之久。光绪二十九年中举,遂留居成都,与其门人弟子组创“东华学社”。辛亥革命后,其子朱山被川督胡景伊杀害,青长赴京告状。时王闿运任国史馆总裁,特聘他为国史馆总顾问。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辞职返川。朱德任护国军旅长驻泸州时,曾师事青长。后曾任成都高等师范教授,著有《东华学派全书》及《易大义五十问》、《易经图解》、《还斋诗》、《还斋词》等多种。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