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蝉

·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娥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槐薰:槐树间的薰风(夏天的风),薰读(xūn)。指槐树在风中散发的气息。
  • 清商怨:清商,乐曲名,其音悲凉,这里借指蝉鸣,含有哀怨之情。
  • 危弦:声音紧张的弦乐,这里形容蝉声似紧张的弦音,危(wēi)。
  • 蜕痕:蝉蜕皮后留下的痕迹,蜕(tuì)。
  • 轻鬟:女子轻柔的发髻,这里指代美人。
  • 翠娥: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这里指美好的容颜。
  • 孤负:同“辜负”,对不住、浪费的意思。
  • 迤逦(yǐ lǐ):形容时间或空间逐步延续,连绵不断。
  • 砌蛩(qióng):台阶下的蟋蟀,砌指台阶,蛩指蟋蟀。

翻译

槐树间的薰风忽然送来蝉鸣的清怨,那声音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像是刚听见又停歇了。旧日宫苑里愁意深深,蝉声如紧张而悲苦的弦音,就像从前的梦境一般,如今只剩下蝉蜕皮后留在枯叶上的痕迹。心中满是伤感和离别的愁绪。曾经历过多少次夕阳西下,又有过多少回残月高悬。转眼间西风已起,满怀的幽恨又能向谁诉说。 还记得美人轻柔的发鬟摇动的影子,那美丽的女子或许还会嫉妒我这双鬓,已经如雪般斑白。寒蝉栖息的树枝寒冷,不得不频频移动;树叶稀疏,它却依然紧紧抱守着,真辜负了这美好的秋日时光。那蝉鸣声凄凄惨惨,随着时光慢慢推移到了黄昏时分,台阶下的蟋蟀声又接踵而来。露水似乎清洗着它残余的悲怨,暮霭中的蝉声更加哽咽了。

赏析

这首词借蝉抒发了身世之感及家国之思。上阕开篇以凄厉的蝉声营造出一种哀怨、愁闷的氛围,将故苑的愁绪、词人内心的念别之情融入其中。“前梦蜕痕枯叶”一句,借蝉蜕皮的痕迹暗示世事变迁,如梦成空。“几度斜阳,几回残月”,通过时间的罗列,增强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一襟幽恨向谁说”直接抒发了词人无人倾诉的孤独与痛苦。下阕以蝉自比,用美人嫉妒自己双鬓如雪暗指年华老去。“枝冷频移,叶疏犹抱”生动地写出了蝉处境艰难却执着的状态,也反映出词人自身命运的坎坷与坚持。结尾通过描写黄昏时蝉声与蟋蟀声相接,以及露洗暮烟中更显哽咽的蝉声,进一步渲染出清冷、哀伤的氛围,将词人内心的痛楚表现得细腻且深沉,家国之恨、身世之痛蕴含其中,意味深长 。

周密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年内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著述繁富,对保存宋代杭州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000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