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忽诗
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龙。
毋忽寻丈山,中恐有毒虫。
是以古君子,不敢欺盲聋。
审密言语间,戒谨闇室中。
几微怠所防,敌国起奴童。
事固不可忽,理亦不可穷。
周室八百年,成于垂钓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毋(wú):不要。
- 咫尺(zhǐ chǐ):形容距离很近。
- 寻丈: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间的长度。
- 闇(àn)室:遮去光线的房间;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翻译
不要忽视近在咫尺的水,其中恐怕埋伏着巨龙。不要忽视那只有几丈的山,其中恐怕有毒虫。所以古代的君子,不敢欺骗盲人和聋人。在言语之间详加审察,在暗室之中也保持警戒谨慎。稍微有一点懈怠没有防范,敌对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一个奴仆或孩童而起。事情本来就不可忽视,道理也不可探究到底。周朝享有八百年国运,是成就于那个垂钓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强调对小事物和细节不能忽视,以小见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和谨慎。从表面的水、山等微小事物可能隐藏危险,延伸到言行以及国家大事上,稍不留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同时也指出事情和道理都有其复杂性和不可穷尽性。最后举例周室八百年之成源于垂钓翁(指姜太公),说明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人和事可能发挥重大影响。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为人处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