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瞒:曹操的小名。
- 青史: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这里指历史。
- 赎蔡文姬:曹操花重金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
- 杨德祖:即杨修,字德祖 ,才思敏捷,因多次揣测曹操心意,后被曹操忌恨杀害。
- 赋诗横槊:曹操曾在江边横执长矛赋诗,这里形容曹操有英雄气概。“槊”(shuò),古代的一种兵器。
- 卖履分香:曹操遗嘱中说要将自己剩余的香料分给妻妾,又提到让她们学会做鞋子去卖 ,充分反映出他温情的一面。
- 疑冢:传说曹操为防止死后陵墓被盗掘,设七十二处疑冢。
- 佳城:指坟墓。
翻译
曹操的心思实在难以看透,历史对他早就有了确定的评价。他赎救蔡文姬显露出朋友间的情谊,杀死杨修则是出于对其才名的忌惮。他横执长矛赋诗尽显英雄豪迈之气,遗嘱分香卖履又流露出儿女般的柔情。他筑起七十二座疑冢,让人不知道哪里才是他真正的葬身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从多个角度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开篇点出曹操心思难测,但历史有其评判标准。颔联通过“赎蔡文姬”与“杀杨德祖”两个典型事例,展现了曹操性格中重情义与猜忌狭隘的两面。颈联以“赋诗横槊”描绘出曹操的英雄气概,“卖履分香”则刻画了他少有人知的儿女情长,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尾联写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和对曹操复杂形象的思索。整首诗用简洁的诗句涵盖了曹操人生中的关键事迹,客观且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性格多面、形象复杂的历史人物,引发读者对曹操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