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定山百岁叟

丈人归卧处,石户枕寒流。 月午唳双鹤,田春肥一牛。 蓑沾樵路瀑,瓢挂海门楸。 甲子知何许,诸孙已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丈人:对老者的尊称。(“丈”:zhàng)
  • 石户:石屋。
  • (lì):鹤、雁等鸟高亢的鸣叫。
  •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 (qiū):落叶乔木。
  • 甲子:此处指老人的年龄。

翻译

老人的归卧之处,石屋临近寒冷的水流。 月半之时双鹤高声鸣叫,春天的田野里一头牛长得肥壮。 蓑衣沾染了樵夫路上瀑布的水汽,水瓢挂在海口边的楸树上。 不知道老人的年龄究竟有多少,他的孙辈们都已经白了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岁叟的隐居生活。诗的首联点明了老人居住的环境,石屋伴着寒流,给人一种清冷幽静的感觉。颔联通过“月午唳双鹤”和“田春肥一牛”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和宁静的田园景象。颈联“蓑沾樵路瀑,瓢挂海门楸”进一步刻画了老人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他的朴实和与自然的融合。尾联“甲子知何许,诸孙已白头”则突出了老人的高寿,以孙辈的白头来反衬老人的长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老人生活环境和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老人长寿和宁静生活的赞美。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