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四首有序董生

隆中高卧日,闻达岂知求。 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 忠贞期灭魏,运祚失兴刘。 出处应难并,休论愿未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隆中:地名,诸葛亮曾在此隐居。(隆:lóng)
  • 闻达:显达、有名望。
  • :拜访。
  • :偶然,碰巧。
  • 自投:彼此契合。
  • 忠贞:忠诚坚贞。
  • :期望。
  • 灭魏:消灭曹魏。
  • 运祚:国家的命运。(祚:zuò)
  • 兴刘:使汉室兴盛。
  • 出处:出仕和退隐。

翻译

在隆中高卧的日子里,诸葛亮对显达之事并非刻意追求。刘备三顾茅庐并非只是偶然,诸葛亮的一番言论便使双方心意相投。他怀着忠贞之心期望消灭曹魏,然而国家的命运使得汉室难以兴盛。出仕和退隐本就难以两全,不必谈论愿望未能实现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诸葛亮的事迹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感慨。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的心境,他并非热衷于追求名利。“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生动地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与他之间的默契和相知。接下来,诗人提到诸葛亮的忠贞之志是消灭曹魏,但最终汉室未能兴盛,这体现了历史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一种思考,指出出仕和退隐难以兼得,也不必过于纠结愿望是否完全实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反映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