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昆丘山水图为李德昌赋

· 刘崧
姑苏好山名昆丘,玉作芙蓉凌九秋。 至今宝气伏光彩,白石磊磊皆琳球。 问君何年宅其下,桂馆芳堂极潇洒。 篱月当窗烂不收,松风扫屋声如泻。 山林真乐安可忘,时援绿绮歌清商。 自来南京直大省,长对新图怀故乡。 图中云壑更窈窕,双塔参差出林杪。 花开何处望长洲,日落遥空送飞鸟。 道逢两翁如松乔,我欲从之安可招。 便当携酒上绝顶,与子共看沧江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丘:这里指苏州的一座山,传说中的仙山。
  • 凌九秋:在秋季中显得出众,凌驾于其他景物之上。(“凌”读“líng”)
  • 琳球:美玉,这里形容石头的美丽。
  • 宅其下:居住在山脚下。
  • 桂馆芳堂:用桂木建造的馆舍和充满芳香的堂屋。
  • 清商:古代乐曲的一种,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松乔:传说中的神仙赤松子和王子乔,这里借指两位老人。(“乔”读“qiáo”)

翻译

苏州有座好山名叫昆丘,它如美玉雕成的芙蓉花在秋季中格外秀美。直到现在,山中的珍宝之气还隐藏着光彩,白色的石头重重叠叠,都如美玉一般。

想问你是哪一年居住在这山脚下,桂木建造的馆舍和芳香的堂屋极其潇洒。篱笆边的月光照在窗户上,明亮得收不住,松间的风吹过屋子,声音如流水般倾泻。

在山林中享受真正的快乐怎可忘记,时常弹奏绿绮琴,唱起高雅的清商曲。从来到南京直至大省,长时间对着新图怀念故乡。

图中的云谷更加幽深美好,两座塔高低不齐地从树林顶端显现出来。在何处能看到花开的长洲,日落时遥望天空,目送飞鸟归去。

路上遇到两位如赤松子和王子乔般的老人,我想跟随他们,却不知如何能做到。应当带上酒登上山顶,与你一起观看苍茫的江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昆丘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用“姑苏好山名昆丘,玉作芙蓉凌九秋”写出了昆丘山的秀美和独特,将山比作芙蓉,形象生动。“至今宝气伏光彩,白石磊磊皆琳球”则描绘了山中的神秘和石头的美丽。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居住在山脚下的惬意生活,如“篱月当窗烂不收,松风扫屋声如泻”,通过对月光和松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真乐的追求和对故乡的眷恋,“山林真乐安可忘,时援绿绮歌清商。自来南京直大省,长对新图怀故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对图中景色的描绘,如“图中云壑更窈窕,双塔参差出林杪。花开何处望长洲,日落遥空送飞鸟”,展现了画面的幽深和美好。最后,“道逢两翁如松乔,我欲从之安可招。便当携酒上绝顶,与子共看沧江潮”,表达了诗人对仙人般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要与友人共同欣赏江潮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将山水之美、生活之趣和情感之深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