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钟元卿东皋读书处山水新图
注释
- 东皋(gāo):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 简编:书籍。这里指各种书籍。
- 洒浙(sǎ zhè):形容歌声嘹亮。
- 毫毛: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 盐筴(yán cè):食盐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从春秋时期的齐国开始,国家对食盐实行专卖政策,盐筴即为盐业政策。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
- 粕(pò):米渣滓。
- 糟:酿酒剩下的渣子。
- 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 夔皋(kuí gāo):夔和皋陶(yáo)的并称。夔是舜时的乐官,皋陶是舜时的法官。后常借指贤臣。
- 洙泗: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 关洛: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
- 缲(sāo):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
- 弁(biàn):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武弁,武官戴的帽子,借指武官。
- 蓬蒿(péng 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 陶陶:欢乐的样子。
- 餔醪(bū láo):酒食。
- 荷耒(hè lěi):扛着农具。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 尘滓(chén zǐ):比喻世间繁琐的事务。
翻译
听说你在东皋构筑居室,十年读书使得身心疲惫。 丰富的书籍如夜雪般照亮,嘹亮的歌声胜过秋日的波涛。 哎!古代的贤人已不在世,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却细致入微。 齐桓公只知道谈论盐业政策,轮扁哪里能明白糟粕之分。 唐尧虞舜的时代灿烂如日,愚昧的人怎能识别夔和皋陶这样的贤臣。 儒家学说传承自洙泗到关洛,如同抽丝般延续不断。 如今文章胜过道理且道将熄灭,武官斜眼轻视文人如野草。 怎能终日沉湎于歌舞酒宴,而不驾着车马肆意豪纵。 为何要勉强自己过着淡泊的生活,难道没有真正的快乐可寻吗? 吟诗从一个字到万卷书,往上接近文章典籍,旁涉《诗经》和《离骚》。 我曾抱琴前来拜访,那时春色洒满城东的护城河。 堂前穿着鲜艳服饰等待侍奉父母,座位上戴着高冠的是英俊才士。 感激你我年龄相仿且志向相同,你给我的深刻道理就像美酒佳肴。 我从前年回到故乡,放下笔杆拿起农具想要逃避。 昨日看到壁上的这幅画很好,这样的美景可以驾车前往,应该准备好车油。 千万不要以平民身份向朝廷进言献策,恐怕会有使者前来征召。 古人说识字便会有忧患开始,谁说愚笨的就不是我们呢? 在山林中就可以辞别世俗的烦扰,悠悠白云在东边的天空中望向高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刘崧为钟元卿东皋读书处山水新图所题。诗中首先赞扬了钟元卿十年读书的勤奋和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和文化传统的敬仰。作者通过对比古代的贤人和现代的社会状况,对当时文化衰落、武官轻视文人的现象表示了不满和忧虑。诗中还提到了人生的追求和快乐,认为不应只追求物质享受和表面的欢乐,而应该在读书和追求真理中寻找真正的快乐。作者描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和对现状的思考,最后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