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园舍作梵刹英石假山为势家求去诗以送之

廿年选石激潺湲,叠壑层峦待掩关。 百尺巉岩方壁立,一朝陵谷等云閒。 移来不觉惊涛险,别去应知说法难。 谁惜锋棱俱损尽,蘧然坚骨渐成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磊园:园林的名称。
  • 梵刹(fàn chà):泛指佛寺。
  • 潺湲(chán 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 叠壑层峦:形容山峦重叠。
  • 掩关:关闭,关门。
  • 百尺巉岩(chán yán):形容高而险峻的岩石。
  • 陵谷:高山和深谷,常用来比喻世事的变化。
  • 云閒(xián):同“云间”,高远之处。
  • 蘧然(qú rán):惊喜的样子;惊觉的样子。

翻译

二十年来挑选石头激起潺潺流水,层层山峦重叠的假山等待着关闭门户。 百尺高的险峻岩石正笔直地矗立着,一旦世事变化如同白云般高远无常。 石头移走时不会觉得惊涛骇浪的危险,分别离去后应知道讲经说法的困难。 谁会怜惜那些石头的棱角都已磨损殆尽,惊奇地发现坚固的石头逐渐变得愚钝顽固。

赏析

这首诗围绕磊园中的英石假山被势家求去这一事件展开。诗的首联描述了磊园造景的经历和假山的现状,颔联通过“百尺巉岩”表现假山的雄伟,又以“一朝陵谷等云閒”暗示世事的无常。颈联则从假山被移走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讲经说法之难的感慨。尾联中“谁惜锋棱俱损尽,蘧然坚骨渐成顽”,表达了对假山失去原有特色和灵性的惋惜之情。整首诗意境深沉,借假山的命运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

邝日晋

邝日晋,字无傲,一字薜庵。南海人。官总兵。张家玉起兵东莞,日晋率部响应,战数有功,晋都督同知。明亡,礼道独,山名函乂,字安老。著有《楚游稿》、《磊园诗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