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阑珊春事蚤啼莺,与客闲行出北城。 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 夕阳古寺归樵影,流水空山吠犬声。 如绣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乱麦田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珊:衰落、将尽的样子。(阑 lán)
  • 春事:春天的农事或春色、春意。
  • :通“早”。(蚤 zǎo)
  • 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 冬冬:象声词,形容敲鼓的声音。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 续续:连续不断。

翻译

春天的景色将尽,早莺已在啼鸣,我和客人悠闲地走出北城。社日祭祀的鼓声咚咚作响,催促着谷雨节气的到来,连续不断的炊烟飘过了清明时节。夕阳下古老的寺庙中,归来的樵夫身影若隐若现,空旷的山间流水潺潺,时不时传来犬吠声。如锦绣般的美好时光仍在眼前,桃花零乱地飘落,麦田纵横交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后晚出北城的所见所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首联点明时间和出行的缘由,展现出春天将尽的景象和闲适的心情。颔联通过社鼓和炊烟,表现了谷雨和清明时节的特色,富有生活气息。颈联以夕阳古寺、流水空山、归樵影和吠犬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尾联则以如绣的年光和零乱的桃花、纵横的麦田作结,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