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任二君入贺长至二首

帝里瞻天近,王程计日长。 榻思违仲举,御喜得元方。 雪瑞瞻双阙,嵩呼动一阳。 礼成需后会,且莫厌他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里:京城。
  • 王程: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 仲举:指陈蕃,字仲举。此处用陈蕃设榻待贤的典故,表明对客人的敬重。
  • 元方:指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这里借指陈任二君,说皇帝会喜欢他们。
  • 双阙(quē):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
  • 嵩呼: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嵩山,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后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
  • 一阳: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所以冬至别称一阳节。

翻译

在京城中仰望天空感觉离天很近,奉公差遣的路程计算起来日子还很漫长。 像陈蕃设榻待贤一样盼望着您的到来,皇帝定会像喜欢元方一样喜欢您。 瑞雪映衬着宫门前的双阙,人们高呼万岁声震动着冬至初动的阳气。 礼仪完成后期待着再次相会,暂且不要厌恶他乡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陈任二君入朝庆贺冬至的作品。诗中先写了京城的雄伟和行程的漫长,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接着用陈蕃设榻待贤和皇帝喜欢陈纪的典故,暗示对友人的敬重和祝福,认为他们会受到皇帝的赏识。然后通过描写瑞雪和嵩呼,烘托出喜庆的氛围和对国家的祝福。最后表达了对再次相会的期待,并安慰友人不要厌恶他乡。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庄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礼仪的重视。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