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卢宁
石室阴深草木鲜,更栽凉质养玄烟。 新心捲露抽鸾轴,旧叶摧风舞凤翩。 一瓣拟供无量佛,千章堪写白云篇。 何年选胜耽诸翠,就此移居了太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室(shí shì):指山洞。
  • 凉质:在这里指松树,取其清凉之意。
  • 玄烟:黑色的烟雾,这里可理解为幽渺的氛围。
  • 捲露:带着露水卷曲。
  • 鸾轴(luán zhóu):指鸾鸟图案的卷轴,这里比喻松针。
  • 凤翩:像凤凰展翅般优美的姿态,形容松叶舞动的样子。
  • 无量佛:佛教中对佛的一种称呼,表示数量众多,不可计量。
  • (dān):沉溺,迷恋。

翻译

山洞中阴暗幽深,草木新鲜繁茂,又栽种了清凉的松木来滋养这幽渺的氛围。 新生的松针带着露水卷曲着,像抽出的鸾鸟图案的卷轴;旧的松叶被风吹动,如凤凰翩翩起舞。 一片松叶似乎可供奉无数的佛,千株松树仿佛能书写出白云般的诗篇。 不知哪一年选择这胜景而迷恋上这众多的翠绿,就此移居到这里来领悟太玄之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一处景点——引路松,通过对石室环境和松树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新心捲露抽鸾轴,旧叶摧风舞凤翩”,将松针比作鸾轴,松叶比作凤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姿态。同时,“一瓣拟供无量佛,千章堪写白云篇”则表达了松树的灵性和诗意。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这处景致的喜爱和对自然、佛法的感悟。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