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寺留别限韵走笔

· 卢宁
彩鹢欲发涪江涯,攀翻再折青杨枝。 青杨千缕数不尽,彩鹢一去来何时。 吴宫花飞莺语切,蜀岭雪滞雁声迟。 须知丈夫多意气,岂为中年难别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彩鹢(yì):一种船头画有鹢鸟图像的船,常被作为船的美称。 涪(fú)江:嘉陵江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 吴宫:春秋时吴国的宫殿,这里借指江南地区。 蜀岭:四川的山岭。

翻译

漂亮的船即将从涪江岸边出发,我攀折着青青的杨柳枝,折了又折。 青青的杨柳枝千缕万缕数也数不清,这船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江南的宫殿里花儿飞舞,黄莺叫声急切,四川的山岭上积雪凝滞,大雁的叫声也迟缓了。 要知道大丈夫大多是有气概的,怎能因为人到中年就为离别而愁苦呢。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离别的坦然态度。诗的开头通过“彩鹢欲发”和“攀翻再折青杨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接着,诗人用“青杨千缕数不尽”来象征离别的愁绪之多,而“彩鹢一去来何时”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然后,诗人通过“吴宫花飞莺语切,蜀岭雪滞雁声迟”的对比,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悲伤和无奈。然而,诗的结尾却笔锋一转,“须知丈夫多意气,岂为中年难别离”,体现了诗人作为大丈夫的豪迈气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为离别所困扰,展现出一种豁达和坚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人生的积极思考。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