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非馨边上

从前蚕室泪,虚报任卿书。 旧业刘中垒,閒情夏太初。 羁魂惊雁塞,行迹笑蜗庐。 但莫歌长铗,临渊岂羡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蚕室(cán shì):古代受宫刑的牢狱。此处喻指曾经的困境。
  • 虚报:此处指虚假的消息或情况。
  • 任卿:诗中提到的人物,具体不详。
  • 刘中垒:指刘向,西汉著名学者,曾官至中垒校尉,这里以其指代渊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
  • 閒情(xián qíng):闲适的情趣。
  • 夏太初:指夏言,明朝著名政治家,此处以其代指政治才能或抱负。
  • 羁魂(jī hún):客死者的魂魄,亦指旅人的心情心境。
  • 雁塞:泛指北方边塞。
  • 长铗(cháng jiá):长剑。这里指怀才不遇者的牢骚。

翻译

曾经在困境中落泪,却被虚假的消息所误,看了任卿的书信。 想起过去的学问追求如同刘向,那闲适的情趣好似夏言。 羁旅的魂魄在北方边塞惊起,回望自己的行迹,只觉如蜗居般渺小。 但是不要像冯谖那样弹着长剑唱歌发牢骚,面对深渊又岂能只是羡慕鱼儿呢?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困境的回忆,也有对学问和情趣的思考,同时还表达了在边地的羁旅之愁以及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诗中用“蚕室泪”“虚报”等词语,暗示了曾经遭遇的挫折和不如意。接着通过“旧业刘中垒,閒情夏太初”,展现了对学识和情趣的追求与向往。“羁魂惊雁塞,行迹笑蜗庐”则生动地描绘了边地生活的孤独和自己的渺小感。最后两句“但莫歌长铗,临渊岂羡鱼”,体现了诗人不愿意一味地抱怨和羡慕,而是希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黎彭龄

黎彭龄,字颛孙。番禺人。淳先次子。诸生。有《芙航集》。事见清陈恭尹《番禺黎氏诗汇选》卷一。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