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成刘静洙赴曲江教谕

岭南佳处曲江头,喜载青毡作宦游。 孔殿韶音犹仰舜,汉人经学久宗刘。 壮颜不逐流年改,化雨能兼宿瘴收。 学半有功须重惜,礼闱高选待春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
  • 曲江:地名,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古时为文化名胜之地。
  • 青毡:指教书用的毡垫,这里代指教职。
  • 宦游:指官员因公外出或任职外地。
  • 孔殿:指孔庙,即祭祀孔子的庙宇。
  • 韶音:指古代韶乐,相传为舜帝所作,这里比喻高雅的音乐或文化。
  • 汉人经学:指汉代人对于儒家经典的研习。
  • 宗刘:指以刘歆为代表的汉代经学家。
  • 壮颜:指年轻时的容颜。
  • 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或教化。
  • 宿瘴:指长期存在的瘴气,这里比喻不良的风气或习惯。
  • 学半:指学习的过程,意味着学习只进行了一半,还有一半需要继续。
  • 礼闱:指科举考试中的礼部考试。
  • 高选:指科举考试中的高级选拔。

翻译

岭南最美的地方在曲江,我高兴地带着教书的毡垫去那里做官。孔庙里的音乐让人想起舜帝,汉代人的经学长久以来都以刘歆为宗。年轻的容颜不会随时间改变,良好的教育能消除不良的风气。学习之路还有一半要走,必须珍惜,期待在春秋时节通过科举考试的高级选拔。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刘静洙赴曲江任教谕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刘静洙的祝福和对教育的重视。诗中“岭南佳处曲江头”描绘了曲江的美景,而“孔殿韶音犹仰舜”和“汉人经学久宗刘”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后两句“壮颜不逐流年改,化雨能兼宿瘴收”寓意着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人的气质和环境。最后两句“学半有功须重惜,礼闱高选待春秋”则鼓励刘静洙继续努力,期待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