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望江令余君纮

县名望江吾独隣,大江滚滚来县前。 欲挽天瓢汲江水,尽为人间洗怨冤。 闻彼疮痍尚民瘼,请君濯热与疗痊。 尤溪溪水深几许,润泽百里长涓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县名望江吾独隣:县名叫做望江,我独自与之相邻。
  • 大江滚滚来县前:大江波涛滚滚,流经县的前面。
  • 欲挽天瓢汲江水:想要用天上的瓢来汲取江水。
  • 尽为人间洗怨冤:全部用来为人间洗清怨恨和冤屈。
  • 闻彼疮痍尚民瘼:听说那里的人民仍然遭受着创伤和痛苦。
  • 请君濯热与疗痊:请你用清凉的水来洗去热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 尤溪溪水深几许:尤溪的溪水有多深。
  • 润泽百里长涓涓:滋润着百里之地,水流细长而不断。

翻译

县名叫做望江,我独自与之相邻,大江波涛滚滚,流经县的前面。我想要用天上的瓢来汲取江水,全部用来为人间洗清怨恨和冤屈。听说那里的人民仍然遭受着创伤和痛苦,请你用清凉的水来洗去热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尤溪的溪水有多深呢?它滋润着百里之地,水流细长而不断。

赏析

这首作品以望江县为背景,通过描绘大江的滚滚波涛和尤溪的深邃溪水,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怨恨和冤屈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怀。诗中“欲挽天瓢汲江水,尽为人间洗怨冤”一句,展现了诗人宏大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悲悯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