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竹台

九龙樵三昧,竹台在九曲。 岩与台近隣,相看爱无俗。 根根一根同,曷以多为喜。 此君正耻独,绕台是君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龙樵三昧:九龙山中的修行之地。
  • 竹台:指建在竹林中的台阁。
  • 九曲:形容山路曲折。
  • :山岩。
  • 近隣:接近,邻近。
  • 相看:相互观看。
  • 耻独:羞于孤独。
  • 君子:这里指竹子,因其常被比喻为有德之人。

翻译

在九龙山的修行之地,有一座竹台位于曲折的山路之中。 山岩与竹台相邻,彼此相望,爱慕其不俗之景。 竹子的每一根都是相同的,为何要因多而欢喜? 这些竹子正是羞于孤独,围绕着竹台,它们就像是君子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龙山中一处幽静的竹台景象,通过竹子与竹台的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孤独的反思。诗中“根根一根同,曷以多为喜”一句,既是对竹子特性的描绘,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以“君子”比喻竹子,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格化的品质,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