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春坊汪鲁斋先生

· 程通
晓殿香风散玉除,春坊旭日照华居。 出膺紫诰侪三老,归赐黄金踵二疏。 馆阁文章新体制,山林风月旧琴书。 芙蓉绛色青于染,何日抠趋访隐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殿:清晨的宫殿。
  • 香风:芳香的风。
  • 玉除:玉石台阶,指宫殿的台阶。
  • 春坊:春天的官署。
  • 华居:华丽的居所。
  • 出膺:出任。
  • 紫诰:皇帝的诏书,因用紫泥封印,故称。
  • 侪三老:与三位老者并列,指地位尊贵。
  • 归赐:归来后被赐予。
  • 黄金:此处指皇帝的赏赐。
  • 踵二疏:追随两位贤人,指效法前贤。
  • 馆阁:指官署。
  • 文章:文学作品。
  • 新体制:新的格式或规则。
  • 山林风月:山林间的自然景色。
  • 旧琴书:旧时的琴曲和书籍。
  • 芙蓉:荷花。
  • 绛色:深红色。
  • 青于染:比染过的还要青。
  • 抠趋:恭敬地趋前。
  • 访隐居:拜访隐居的地方。

翻译

清晨的宫殿里,香风散去了玉石台阶上的露珠,春日官署的阳光照耀着华丽的居所。出任皇帝的诏书,与三位老者并列,归来后被赐予黄金,追随两位贤人的足迹。官署中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格式,山林间的自然景色依旧,旧时的琴曲和书籍也未曾改变。荷花的深红色比染过的还要青,何时能恭敬地趋前,拜访那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宫殿与春日官署的宁静景象,通过“香风”、“旭日”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庄严的氛围。诗中“紫诰”、“黄金”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尊贵地位和皇帝赏赐的向往。同时,“馆阁文章新体制”与“山林风月旧琴书”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新旧文化交融的感慨。结尾的“芙蓉绛色青于染”和“访隐居”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程通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