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諌议祠

老树阴森护庙门,尚疑生气塞乾坤。 衣冠死愧千言策,俎豆公宜百世尊。 晏岁牛羊山下冢,东风桑梓道旁村。 匡时不尽平生恨,白日悠悠逝水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諫议: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
  • 阴森:形容树木茂密,环境幽暗。
  • 生气:生命力,活力。
  • :充满。
  • 乾坤:天地。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这里代指士大夫。
  • 死愧:死后感到羞愧。
  • 千言策:指有深度的政治建议或言论。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公宜:应当。
  • 百世尊:受到后世百代的尊敬。
  • 晏岁:晚年。
  • 桑梓:家乡的代称。
  • 匡时:挽救时局。
  • 逝水奔:比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

古老的树木茂密而幽暗,守护着庙门,仍让人感受到其生命力充满天地。 士大夫死后,对于未能尽到千言策的责任感到羞愧,而他的祭祀应当受到后世百代的尊敬。 晚年,牛羊在山下的坟墓旁吃草,春风吹拂着道旁村庄的桑树和梓树。 未能挽救时局,平生之恨未能尽,白日悠悠,时光如逝水般奔流不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諫议的敬仰与对其未能尽责的遗憾。诗中,“老树阴森护庙门”描绘了庙宇的庄严与历史感,而“衣冠死愧千言策”则深刻反映了士大夫的责任感与自责。末句“匡时不尽平生恨,白日悠悠逝水奔”抒发了对时局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体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