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断石与司训黄伦汝彝及亲契汪锭克成族孙乙汰万并载竹筏沿溪泛至流塘饮詹贵存中家道中联句五首
重阳多雨喜今晴,远渡人从镜里行。
一路青山如送客,几家黄菊待寻盟。
眼中谁有登高赋,云外时闻伐木声。
无酒渊明偏爱饮,四郊香秫正秋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镜里行:比喻水面平静如镜,人在水上行走,如同在镜中行走。
- 黄菊:黄色的菊花,常在秋季开放,与重阳节赏菊的习俗相关。
- 寻盟: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登高赋:指登高时所作的诗赋,表达对景物的赞美或抒发情感。
- 伐木声:砍伐树木的声音,这里可能指有人在山上劳作。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爱酒著称。
- 香秫:指成熟的稻谷,因其香气而得名。
- 秋成:秋天收获的季节。
翻译
重阳节多雨,今天却放晴了,我们乘船远行,水面平静如镜。一路上青山似乎在送别我们,几户人家的黄菊花正等着我们去赏玩。眼前谁有那份登高作赋的雅兴,云外不时传来伐木的声音。没有酒,但像陶渊明那样爱酒的人偏偏喜欢饮酒,四周的稻谷正散发着秋天的香气,等待收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后的一次远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诗中“镜里行”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而“青山送客”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后句通过“登高赋”和“伐木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文化情怀与现实生活的交织。结尾以陶渊明爱酒和秋天的香秫作结,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