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挺拔直立的样子。
- 紫霄:指天空,比喻极高。
- 鸣凤:凤凰的鸣叫,象征吉祥。
- 丹山:传说中凤凰的栖息地。
- 百年乔:指高大的树木,这里比喻梧桐树。
- 琴瑟:古代的两种弦乐器,常用来比喻和谐。
- 箫韶:古代的乐器,这里指音乐的和谐。
- 汉中郎:指汉代的中郎将,这里泛指有识之士。
- 爨下焦:指在灶下烧焦的木头,比喻被忽视的宝贵之物。
翻译
梧桐树生长在高高的山冈上,挺拔地耸立向紫色的天空。 凤凰从丹山飞来,依偎在这棵百年的大树上。 优质的木材适合制作琴瑟,其和声与箫韶音乐相得益彰。 我并非汉代的中郎将,怎会认识那被忽视的灶下焦木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梧桐与凤凰的和谐共生,以及琴瑟与箫韶的和谐共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诗中“我非汉中郎,讵识爨下焦”一句,既表达了对自身认知局限的坦诚,也隐含了对被忽视价值的惋惜。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诗人程本立对和谐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