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槐

千尺高槐旧相门,传闻南渡此移根。 心经百岁风霜苦,身受三朝雨露恩。 破穴中霄经电火,繁阴六月似云屯。 池台锦绣知何在,幸尔青青尚独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炎槐:指宋高宗建炎年间种植的槐树。
  • 相门:宰相的家门。
  • 南渡:指南宋时期,宋室南迁。
  • 三朝:指三个朝代,这里可能是指南宋、元、明三个朝代。
  • 破穴:指树干上的裂缝。
  • 中宵:半夜。
  • 电火:闪电。
  • 繁阴:浓密的树荫。
  • 云屯:像云一样聚集。
  • 池台:池塘和台阁,指园林建筑。
  • 锦绣:比喻美好的景色或事物。
  • 青青:形容树木茂盛。

翻译

千尺高的槐树曾是宰相家门前的标志,传说在南宋南渡时被移植至此。 它历经百年的风霜之苦,身受三个朝代的雨露恩泽。 树干上的裂缝在半夜被闪电照亮,浓密的树荫在六月如同云朵聚集。 那些池塘和台阁的美丽景色已无处寻觅,幸好这棵槐树依然茂盛独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历经沧桑的槐树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的恒常。诗中,“千尺高槐”象征着昔日的辉煌,而“南渡此移根”则隐喻了国家的动荡。槐树历经“百岁风霜”和“三朝雨露”,见证了历史的更迭,而“破穴中宵经电火”和“繁阴六月似云屯”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最后,诗人通过对“池台锦绣”消逝与“青青尚独存”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