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

· 程通
愁蹙眉端并两峰,形容枯槁更龙钟。 可怜彩服翻成布,宁效囊锥立见锋。 臣子涓埃何补报,君亲天地有包容。 生平志愿何时了,能不忧心重有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愁蹙(chóu cù):忧愁而皱眉。
  • 形容:外貌,样子。
  • 枯槁(kū gǎo):憔悴,无生气。
  • 龙钟:行动不灵便,衰老的样子。
  • 彩服:华丽的衣服,这里指尊贵的服饰。
  • 囊锥(náng zhuī):比喻有才能而未被发现的人。
  • 涓埃(juān āi):比喻微小的贡献。
  • 君亲:君主和父母。
  • 包容:宽容,宽恕。
  • 忧心:忧虑的心情。
  • (chōng):忧虑不安的样子。

翻译

忧愁使眉头紧锁,如同两座山峰并立,外貌憔悴,行动显得衰老。 可怜那华丽的衣服变成了布衣,宁愿像囊中的锥子一样,一旦露出便显锋芒。 作为臣子和儿子,微小的贡献怎能报答君主和父母的恩情,他们像天地一样宽容。 一生的志愿何时能了结,忧虑的心情再次沉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诗中,“愁蹙眉端并两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虑,而“形容枯槁更龙钟”则进一步以身体的变化反映出精神的重负。后两句通过对“彩服”与“囊锥”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宁愿显露才华也不愿沉沦的决心。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君亲恩情的无法回报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作者深重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程通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