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陵岁例同寅必有赠行诗以倡和为礼今次独无知我不工于此也往来三宿皆天日晴暖诗景满前竟不能措一辞诚如诸公所料行馆早起漫成一律志愧然继来者免我引玉之劳又不能不自幸也

故人怜我乏诗才,断遣吟筒第一回。 林壑献嘲从此始,风花乘兴待谁来。 黉宫地僻红尘少,寝路霜晴白日开。 只有青山知客意,嗒然相对两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陵:古代帝王陵墓的朝拜。
  • 岁例:每年例行的活动。
  • 同寅:同僚,同事。
  • 赠行:送别时所作的诗。
  • 倡和:即唱和,指诗文创作中的相互应答。
  • 行馆:旅途中的临时住所。
  • 吟筒:装诗稿的筒子,这里指诗稿。
  • 林壑:山林与溪谷,指自然景色。
  • 乘兴:随着兴致。
  • 黉宫:古代的学校。
  • 寝路:通往陵墓的道路。
  • 嗒然: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的样子。

翻译

朋友们知道我缺乏写诗的才能,所以这次送别时没有赠我诗稿,这是第一次。从此开始,我将在山林溪谷中自嘲,随着兴致等待谁能与我共赏风花雪月。学校地处偏僻,红尘俗世少有干扰,通往陵墓的道路在晴朗的霜天中显得格外明亮。只有青山了解我的心思,我们静静地相对,心情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才不足的自嘲,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享受。诗中,“林壑献嘲”与“风花乘兴”形成对比,既显示了作者的谦逊,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后两句通过对黉宫和寝路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在宁静环境中的心境。最后,“只有青山知客意”一句,以青山为知己,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