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河间丁襄教谕

頖水芹香袭佩裾,皋比中坐八秋馀。 令丞释菜询笾豆,子弟传经候起居。 春捷尚期廷试榜,年劳先入考功书。 广文异日推瀛海,只在丁宽众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頖水:古代河流名,此处指河间地区的一条河流。
  • 芹香:指水芹的香气,此处比喻学问的清新。
  • 袭佩裾:指香气扑鼻,比喻学问的深厚。
  • 皋比:古代的一种坐具,此处指坐在讲席上。
  • 八秋馀:指八年多。
  • 令丞:古代官名,此处指地方官员。
  • 释菜:古代的一种礼仪,指用菜蔬祭祀。
  • 笾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此处指祭祀仪式。
  • 传经:传授经典。
  • 候起居:问候日常生活。
  • 春捷:指春天的科举考试。
  • 廷试榜:指朝廷的考试榜单。
  • 年劳:指多年的辛劳。
  • 考功书:指考核官员功绩的文书。
  • 广文:指广泛的文化知识。
  • 瀛海:比喻学问的广大无边。
  • 丁宽:人名,此处指丁襄。

翻译

河间的頖水边,水芹的香气扑鼻,我在讲席上坐了八年多。地方官员来祭祀,询问祭祀的细节,学生们传经授业,问候我的日常生活。我期待着春天的科举考试,希望能在朝廷的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多年的辛劳已经记录在考核官员的文书中。我相信丁襄的学问将会广为人知,就像丁宽那样,无人能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河间地区的教育场景,通过“頖水芹香”等自然意象,展现了学问的清新与深厚。诗中“皋比中坐八秋馀”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教育者的坚持与执着。后文通过对科举考试的期待和对丁襄学问的赞扬,传达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渴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