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溪:地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
- 澜:波澜,水波。
- 南岳:指南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之子:这个人,指王君策。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这里指官职较低。
- 壁立:像墙壁一样直立,形容坚定不移。
- 孤操:孤高的操守。
翻译
昔日我曾沿着荆溪的波澜,登上了南岳的山峰歌唱。今天我见到了来自荆溪的你,让我心中感到无比的飘然。 你这个南岳的秀才,虽然官职不高,但在五马之后。南岳的高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像墙壁一样坚定地保持着孤高的操守。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给宁州吏目王君策的作品,表达了对王君策的赞赏和敬意。诗中,“荆溪”和“南岳”作为地理标志,不仅勾画出王君策的出身背景,也隐喻了他的品质和志向。诗人通过对比“荆溪澜”与“南岳山”的自然景象,以及“之子南岳秀”与“官卑五马后”的社会地位,强调了王君策虽官职不高,但品格高尚,坚守孤操。最后两句“南岳何必高?壁立有孤操”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王君策坚定不移的道德操守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格的极高评价。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黄门陈应和侃奉诏使琉球国 》 —— [ 明 ] 湛若水
- 《 题竹轩卷为约宾曹凤朝文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曾秋官梧之南畿审刑 》 —— [ 明 ] 湛若水
- 《 诰封刘母孙太淑人七十寿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地官大夫受庵周君谦之迁任云南诗 》 —— [ 明 ] 湛若水
- 《 答侍御朱君诗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祁门汪茂才可立久住九华来寿予以太极章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与成孝子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