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玄之京

· 林鸿
予也夙颖悟,十五知论文。 结交皆老苍,稚爪攀修鳞。 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获珍。 誓将觉后生,庶以酬先民。 干禄镛水庠,岁星七周循。 青衿二十徒,达者唯黄闻。 三十为礼官,制作多述因。 前年乞骸归,甘作隐逸伦。 业穷道岂迁,操危气愈伸。 持此欲有授,二玄乃其人。 时登乌石山,眺远沧海滨。 逸兴发猿啸,闲情投鸟群。 既与簪绂疏,颇同缁锡邻。 朝游必竟夕,夜吟常达晨。 放旷宇宙间,外视埃堨身。 匏斟日动爵,剑舞风披巾。 醉来各鸱张,挥洒如有神。 坐或藉青草,倦应眠白云。 大运迭盈虚,人事常参辰。 讵知同心者,胡为遽离分。 于时维孟冬,膏车戒征轮。 借问子何之,囊书上成均。 执手念门友,登堂辞老亲。 驱马西郭门,祖帐螺江漘。 朔风卷行旆,木脱波粼粼。 请为壮士吟,庶以摅中勤。 丈夫志四海,况兹观国宾。 惜别语刺刺,无乃儿女仁。 壮怀何以赠,临歧解青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颖悟(yǐng wù):聪明睿智。
  • 稚爪(zhì zhǎo):幼小的手。
  • 修鳞(xiū lín):指修行成仙。
  • (jīn):指道路、途径。
  • (xuán):深奥的道理。
  • (yīng):接受、领受。
  • 干禄(gān lù):指从政谋禄。
  • (yōng):古代一种形状像钟的乐器。
  • (xiáng):学校。
  • 七周(qī zhōu):指七年。
  • 青衿(qīng jīn):指读书人。
  • 黄闻(huáng wén):指黄庭坚。
  • 礼官(lǐ guān):指官职。
  • 隐逸(yǐn yì):隐居避世。
  • 岂迁(qǐ qiān):怎么会改变。
  • 气愈伸(qì yù shēn):意志更坚定。
  • 二玄(èr xuán):指玄学和道学。
  • 乌石山(wū shí shān):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沧海滨(cāng hǎi bīn):大海边。
  • 簪绂(zān fú):古代官员的服饰。
  • 缁锡(zī xī):指道士的服饰。
  • (páo):一种盛酒的器皿。
  • 埃堨(āi é):尘土。
  • (jiè):倚靠。
  • 白云(bái yún):指云彩。
  • 大运(dà yùn):指命运。
  • 参辰(shēn chén):指星宿。
  • 孟冬(mèng dōng):农历十月。
  • 膏车(gāo chē):古代祭祀用的车。
  • 成均(chéng jūn):指成均馆,古代学校。
  • 螺江(luó jiāng):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朔风(shuò fēng):北风。
  • 粼粼(lín lín):波光闪烁。
  • 青蘋(qīng pín):水草。

翻译

送黄庭坚之京

我自幼时就聪明睿智,十五岁就通晓文章。交友的都是年长有经验的人,我还是个幼小的学子。沉思苦心三十年,探求道路颇有所得。开始探索深奥之理,领悟其中珍贵之处。我立誓要觉醒后人,以此回报先贤。从政求禄在学校,岁月如七星周而复始。身边有二十位读书人,能通达其中道理的只有黄庭坚。三十岁成为礼官,写作多是出于内心原因。前年我请求归隐,甘愿过隐居生活。事业走到尽头又何必迁移,处境危险反而意志更坚定。我怀着这份心愿,寻找到了黄庭坚这位知音。

当时是冬季,祭祀的车辆已经停止行驶。我问黄庭坚要去何处,他手持书籍上成均学宫。我们握手告别门友,登堂告别老人。驱马前往西郭门,祖帐在螺江边。北风卷起行旆,江水波光闪烁。请为我这位壮士吟诗,以此慰藉我中的勤奋。志向远大的男子,何况我们在观国宾。离别时言语刺刺,难免伤感离别之情。怀着壮志如何送别,面对分别只能解释为缘分已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黄庭坚相约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学识和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诗人的求学历程、与黄庭坚的相识相送,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真挚感情。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