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之北高峰奇绝处拟搆亭其上诗以代疏

· 林光
一亭端合搆烟箩,剪棘诛茅费几何。 山到富春终自别,地分僧寺可须多。 回流几叶浮烟艇,返照千峰浸碧波。 如此风光如此景,巅崖碑板为谁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搆亭(gòu tíng):建在高山峭壁上的小亭子。 疏(shū):原指古代官员的请假条,这里指代前人留下的诗文。

翻译

在严州北部的高峰上有一个奇特绝美的地方,我打算在那里建一座搆亭,用来代替前人留下的诗文。

一座小亭端正地依附在陡峭的山崖上,周围有淡淡的烟雾缭绕,修建这座亭子费尽了剪除荆棘、铲除茅草的工夫。山峰一直延伸至富春江,最终与江水分隔,地势使得僧寺之间需要多次分隔。江水回流时,几片叶子漂浮在烟雾中,夕阳反射在千峰之上,映入碧绿的波澜之中。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景致,高崖上的碑文为谁而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山峭壁上的搆亭,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描绘亭子的建筑、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伴的历史碑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珍视。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