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某王簿
兵尘起淮甸,烽烟到闽陬。
郡邑多失守,田里谁为谋。
不有英俊人,孰忧我民忧。
明公济时士,义气横清秋。
乡闾归保障,民瘼赖以瘳。
履亩得公道,团兵有良筹。
枌榆青樾繁,桑麻绿阴稠。
遂令东乡民,耕凿乐休休。
鸾凤肃仪羽,枳棘难久留。
行将奋鹏翮,万里云路脩。
捲海洗炎暑,沛泽均南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淮甸(huái diàn):指淮河流域地区。 闽陬(mǐn zōu):指福建地区。 英俊(yīng jùn):才华出众的人。 济时士(jì shí shì):帮助时代的贤士。 乡闾(xiāng lǘ):乡里。 瘼(mò):疾病。 履亩(lǚ mǔ):指按照田地的大小分配土地。 枌榆(fén yú):指槐树和榆树。 繁(fán):茂盛。 枳棘(zhǐ jí):指某种荆棘。 奋鹏翮(fèn péng hè):振翅欲飞的大鸟。 脩(xiū):修整。
翻译
兵火起于淮河流域,战火蔓延至福建地区。 郡县中失守的地方很多,田间地头谁来策划对策。 如果没有才华出众的人,谁来担忧我国家的困境。 明公帮助时代的贤士,义气如清秋之风横扫而来。 乡里的人们回归保障,百姓的疾病依赖着得以治愈。 按照田地的大小分配土地,团结起来的军队有了良好的计划。 槐树和榆树郁郁葱葱,桑麻的绿荫浓密。 于是东乡的百姓,耕作开垦,生活愉快安逸。 鸾凤庄严优美,某种荆棘难以久留。 即将振翅欲飞,踏上漫漫云路修行。 卷起海水洗净酷暑,滋润泽国南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代时期的社会画面,表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希望有贤明之士来振兴国家的愿望。诗中通过描绘兵火蔓延、失守的郡县、乡里的困境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困苦。而诗中提到的明公帮助时代的贤士、乡里回归保障、百姓疾病得以治愈等情节,则表达了对贤明领袖和善治者的期盼,以及对社会安定繁荣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