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次韩景昭县尹移文封赠感梦二亲之作

· 林弼
大钧播群品,亭毒一元气。 人得秀而灵,中立配天地。 眷惟异禽兽,实由识伦纪。 笃孝尽子职,立爱自亲始。 罔极终身慕,不忘永心矢。 韩侯圣贤学,魏公忠孝裔。 粤自英妙年,已与流辈异。 显扬企前修,继述念先世。 家声振有期,书泽流未已。 一官岂禄择,十年为亲仕。 甘旨幸父存,髫龀悲母逝。 得母谅已难,事父当不易。 过庭习诗礼,淑乡敦德义。 善行遵圣经,嘉言徵信史。 东隅光莫驻,西山景何恃。 空兴风木哀,不逮菽水味。 古来忠孝门,多出忠义士。 惟理所可为,虽身不暇计。 击楫祖逖誓,揽辔范滂志。 赤心但守一,素节讵移二。 驿骑方南归,鹭车亦东指。 香红汎莲幕,新绿近榆里。 人钦乔神君,职优习凿齿。 宰邑应时需,亲庭思日侍。 我殽既有嘉,我酒亦云旨。 莫能养亲生,曷以慰亲死。 邑令得疏封,天朝有常制。 纡朱秩亦卑,焚黄情愈至。 吾亲苟与荣,此官殆将弃。 白日书赠文,孤云凝远睇。 莱堂痛椿萱,邓林惭杞梓。 子心一何悲,亲魂端可致。 清梦绕庭闱,薄宦忘边鄙。 恍若称寿觞,惚如奉盥器。 怡愉接父颜,慈柔见母氏。 应效婴儿啼,犹作斑斓戏。 觉来忧思集,凄然霜露履。 精神信交孚,感召乃若此。 作诗载纪哀,临风几挥涕。 我生在膝下,亦有显亲意。 未能潘舆奉,仅得毛檄喜。 秋雨洒泉扃,母魄已深闭。 春风蔼家塾,父训幸闻礼。 诗篇诵一再,心目顿清泚。 朝盘欲忘餐,夜枕悄无寐。 脩名曾未立,世味空复嗜。 振后以光前,在此不在彼。 既无致身术,曷尽为子理。 遗经绝编韦,淡墨虚榜纸。 青云孰唾手,清泉思洗耳。 羡公孝有初,生得奉滫瀡。 羡公孝有终,死得三鼎祭。 锡类美颍人,全归善曾子。 忠孝岂两途,君亲如一事。 大纲久沦斁,颓风政披靡。 愿言力扶植,庶以起衰替。 千秋万岁名,无愧贤与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大钧:指大贤 播群品:传播众多美德 亭毒:指清廉正直 一元气:指纯正的气质 眷:关心 异禽兽:指人类 识伦纪:懂得尊卑礼节 笃孝:孝顺 永心矢:永远的心愿 韩侯:指韩愈 魏公:指魏徵 粤:指林弼自己 英妙年:才华横溢的年纪 显扬:传扬 企前修:向前辈学习 继述:继承传统 书泽:指著书立说的影响 岂禄择:不图名利 髫龀:指年幼 菽水:指粗茶淡饭 逖:音tiè,指逖父 范滂:音pāng,指范仲淹 素节:清白的品德 驿骑:邮差 鹭车:马车 汎莲幕:泛着莲花的帷幕 杞梓:指杞国和梓樗 殽:音xiāo,指美酒 慰:安慰 疏封:少封 纡朱秩:指官阶 焚黄:指烧黄纸 凝远:凝望远方 痛椿萱:痛惜父母 端可致:可以达到 薄宦:微薄的官职 边鄙:偏远的地方 斑斓:多彩 霜露履:露水浸湿鞋履 交孚:相互信任 潘舆:指潘安 毛檄:指毛遂 泉扃:门闩 蔼:亲切 塾:学校 清泚:清澈 朝盘:早餐 悄:安静 脩名:修身 嗜:迷恋 振后以光前:振兴后代以照耀前人 绝编韦:断绝编织韦的经纬 榜纸:贴在榜上的纸 孰:谁 唾手:轻而易举 洗耳:洗净耳朵 奉滫瀡:尊奉祭祀 三鼎祭:指三牲祭祀 颍:音yǐng,指颍川 曾子:指曾参

翻译

大贤传播众多美德,清廉正直如同纯正的气质。人若具备优秀而灵动的品质,就能在中立中与天地相配。关心只有人类,实际上是因为懂得尊卑礼节。真心孝顺,尽到子女的本分,立下爱护亲人的初衷。对伟大的贤人终身敬慕,永远不忘初心的誓言。韩愈以圣贤之学,魏徵以忠孝之后裔,我自年少英俊之时,已与同辈不同。传扬并继承前人的修养,继承并传述先人的思想。家声振振有期,学识的影响力还在不断传播。并非一定要选择高官厚禄,十年来一直为了亲人而从政。享受美食幸福地陪伴父亲,年幼时失去母亲的悲伤。理解母亲已经困难,照顾父亲却并不容易。在家中学习诗礼,乡里注重德义。善行遵循圣贤之经典,美言引用信史。东隅的光景不会停留,西山的景色又能依赖什么。空谈兴风木的悲哀,却无法比拟粗茶淡饭的味道。古来忠孝的门庭,涌现出许多忠义之士。只有理所应当的事情才能做,即使自身无暇顾及。效法祖逖的誓言,继承范仲淹的志向。心中纯粹只守一条道路,清白的品德岂会动摇。邮差正往南方归去,马车也指向东方。香红的帷幕泛着莲花的光辉,新绿的榆树近在眼前。人们敬仰乔神君,职责优秀习凿齿。作为县令,应该按时尽职,思念亲人,日日侍奉。我所品尝的美酒确实美味,但无法养活亲人,又如何慰藉亲人的离世。县令得到少许封赏,朝廷有着固定的规制。即使官阶低微,烧黄纸的情感更加真挚。如果亲人获得荣耀,这个官职或许会被放弃。白天写下赠文,孤云凝望远方。悲伤椿萱之痛,惭愧杞梓之怀。子心何其悲伤,亲人的灵魂可望而致。清梦围绕在家中,微薄的官职忘却了边远之地。仿佛举起寿杯,犹如奉上洗手器。喜悦地见到父亲的笑容,慈和地看到母亲的身影。仿佛效仿婴儿的啼哭,还像斑斓的游戏。醒来时忧虑重重,泪水如霜露般滑落。精神相信互相信任,感召之力如此强烈。写下诗篇记录悲伤,站在风中挥动泪水。我生于父母膝下,也有显赫的亲情。虽未能效仿潘安奉献,却能得到毛遂的喜悦。秋雨洒在门闩上,母亲的魂魄已经深深地闭合。春风吹拂家中学校,父亲的教诲幸好听到了礼仪。诵读诗篇一再,心灵得到了清澈。早餐时想忘掉,夜晚枕边却难入眠。修身之名曾未确立,世俗的滋味又再次迷恋。振兴后代以照耀前人,在此而非彼。既无致身之术,如何尽到为子之责。遗失了经典,断绝了编织韦的经纬,青云之路谁能轻易抛弃,清泉之水谁不想洗净耳朵。羡慕公孝有始,生前得到尊奉祭祀。羡慕公孝有终,死后得到三牲祭祀。赠与的美好官职,全都归于善良的曾子。忠孝并非两条路,君亲之事如同一件事。大纲久被忽视,政治风气已经腐朽。愿言力量扶植,以期能够振兴并替代衰落。千秋万岁的名声,绝不辜负贤者和智者。

赏析

这首诗是林弼致谢韩景昭县尹的赠诗,表达了对亲情、孝道、忠义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韩愈、魏徵等圣贤的赞颂,展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和传承。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怀念,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沦丧提出了警示,呼吁重视忠孝之道,扶植正道,以期振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林弼

明福建龙溪人,初名唐臣,字元凯。元顺帝至正进士。工文词。入明,与修《元史》,授吏部主事,官至登州知府。 ► 4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