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四首

空庭蔼蔼月凝霜,银烛无光玉漏长。 清汉数声征雁度,梦回中夜忆辽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蔼蔼:明亮的样子。
  • 凝霜:凝结成霜。
  • 银烛:银制的蜡烛。
  • 玉漏:用玉制成的计时器。
  • 清汉:明亮的月光。
  • 征雁:指南飞的大雁。
  • 辽阳:古代地名,今辽宁省沈阳市。

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空荡荡的庭院里,明亮的月光凝结成了霜,银制的蜡烛照不亮,玉制的计时器慢慢流逝。 清澈的月光中传来几声南飞的大雁呼唤,在午夜梦回时,我忆起了遥远的辽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庭院空荡,月光明亮,寂静中传来征雁的呼唤声,勾起了诗人对辽阳的思念。诗中运用了月光、霜、蜡烛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眷恋之情,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皇甫涍

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安,号少玄。皇甫录次子。嘉靖十一年进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礼部,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好学工诗,与兄皇甫冲、弟皇甫汸、皇甫濂称皇甫四杰。自负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