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千户之甘州

· 胡奎
春寒初试越罗袍,不惜千金买宝刀。 马援橐中无薏苡,张骞槎上有葡萄。 昆仑西去黄河远,函谷东来紫气高。 何事相逢又相别,陇云边月夜劳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罗袍(yuè luó páo):一种华丽的服装
  • 千金(qiān jīn):指很多钱
  • 宝刀(bǎo dāo):指宝贵的刀剑
  • 马援(Mǎ Yuàn):古代名将,东汉末年人物
  • 橐(tuó):古代用来装东西的袋子
  • 薏苡(yì yǐ):一种谷物
  • 张骞(Zhāng Qiān):西汉时期的探险家
  • 槎(chā):古代用来装东西的船
  • 昆仑(Kūn Lún):古代传说中的山脉
  • 函谷(Hán Gǔ):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紫气(zǐ qì):紫色的气息,指祥瑞之气
  • 陇云(Lǒng Yún):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翻译

春天的寒意初现,我尝试穿上华丽的越罗袍,毫不吝啬地花了很多钱买了一把宝贵的刀剑。马援的袋子里没有薏苡这种谷物,张骞的船上却有葡萄。从昆仑山向西走去,黄河遥远无边;从函谷地向东来,紫气高悬天际。在这里相遇又分别,陇云边的月夜漫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士人的风采和壮志豪情。诗人通过描写春寒初现时的一系列景物和人物,展现了古代士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越罗袍、宝刀、薏苡、葡萄等元素,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繁荣和士人的品味。同时,通过描绘马援、张骞等历史人物,表现了他们的胸怀和远大抱负。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古代士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奎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 19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