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四首

· 林鸿
骊马画弰弓,生为北塞雄。 探兵千里外,捉骑万人中。 虎帐秋悬月,龙旂莫飐风。 归来领旌节,立在未央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弰(shāo):古代一种用来射箭的器械。
  • 塞(sài):边境,边塞。
  • 骊(l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马。
  • 领旌节(jīng jié):指领取军旗,获得胜利的荣誉。

翻译

骊马拉着张弓,生来就是北方边塞的雄壮之马。 侦察兵在千里之外执行任务,俘虏敌方骑兵中的精英。 秋夜里,虎皮帐篷下挂着明亮的月亮,龙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胜利归来后,领取胜利的军旗,站立在未央宫中。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通过描写骊马、弰弓、探兵、捉骑等词语,展现了古代边塞的军事氛围和壮阔景象。诗中运用了虎帐、龙旂等意象,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壮丽的场面。最后一句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和荣耀,体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忠诚。整首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壮美。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