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 林光
寻常率性道非遥,末技浮言总不消。 大阐彝伦明至教,从知忠孝本同条。 春风不择山皆好,沧海能深水自朝。 谁向天门伸只手,尽扶遗节起云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祭酒:古代官名,掌管祭祀的官员。
  • 谢芳石:人名,此处指作者的祖父。
  • 先生:尊称。
  • 获旌门:得到官方的表彰。
  • 末技:低劣的技艺。
  • 浮言:虚假的言辞。
  • 大阐:广泛阐述。
  • 彝伦:古代礼器的名字,这里指道德规范。
  • 明至:明白至深。
  • 忠孝:忠诚和孝顺。
  • 同条:同一条路。
  • 山皆好:指春风不分山高低,都能吹拂。
  • 沧海:辽阔的海洋。
  • 自朝:自早晨开始。
  • 天门:指天空的门户。
  • 遗节:指忠贞不渝的品德。
  • 云霄:云端,高空。

翻译

平常的行为举止并不遥远,不真诚的技艺和虚假的言辞终将消失。广泛阐述道德规范,明白至深的教诲,从中可知忠诚和孝顺本是同一条路。春风不分山高低,辽阔的海洋自早晨开始就能深入其中。有谁能伸出手触及天空的门户,尽力扶持那些保持着忠贞品德的人,让他们飞升至云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孝道德的赞美和尊重,强调了忠贞不渝的品德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通过自然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忠孝之道如同春风山海般广阔深远,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坚守传统美德的人的敬意和支持。整体氛围庄严肃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