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族侄子逢秀才

· 林光
贤书日问广之东,京国无缘遇子逢。 未信文章憎命达,还将老眼对天公。 虚名尽道忘羁绊,阔论堪愁误听聪。 赤手伊谁拊圣教,高卑两过各归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逢秀才(féng xiù cái):遇见了秀才,这里指遇见了有才华的人。
  • 文章憎命达:指文才虽有,却不得到重视。
  • 对天公:向上天祈求。
  • 虚名:虚假的名声。
  • 忘羁绊:忘却世俗的束缚。
  • 阔论:广泛的议论。
  • 误听聪:误解聪明人的言论。
  • 伊谁:谁人。
  • 拊:抚摸。

翻译

贤才每日问候远方,但在京都却无缘遇见族侄子逢秀才。尚未相信才华会被忽视,老眼仍向上天祈求。空有才华却被忽视,只能对着上天祈求。虚假的名声已被人们所忘却,广泛的议论却让人感到困扰,被误解的言论让人烦恼。谁会抚摸起圣教的真谛,高低贵贱各自归于中庸之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华被忽视的无奈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之情。作者通过诗中的对话,表达了对于才华被误解和忽视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和中庸之道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真理的追求。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