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昌化县学训导:昌化县的教育官员。
- 章琛:人名,昌化县学训导。
- 武林郡志:武林郡的地方志书。
- 唐相郇公:指唐朝的宰相郇模,这里指其子孙。
- 家世:家族的历史和背景。
- 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别席:分开的座位。
- 抄录:抄写记录。
- 小帐:小帐篷,这里可能指小书房。
- 停灯:熄灯,这里指熬夜工作。
- 校紏纷:校对整理繁杂的资料。
- 脱稿:完成稿件。
- 解局:结束工作。
- 疏麻:古代用来捆绑书籍的细麻绳。
- 拟折:打算折叠。
- 遗离群:离开群体,指离开工作岗位。
- 武陵郡志:武陵郡的地方志书。
- 奇事:不寻常的事情。
- 诸生:学生们。
翻译
唐相郇公的后代尚有子孙,不愧于家族的文化传承。 在高大的厅堂中分开座位,专心抄录武林郡的地方志。 在小书房里熬夜工作,校对整理繁杂的资料。 完成稿件后即将结束这项工作,打算折叠细麻绳离开这个群体。 武陵郡的地方志书中有许多奇异的事情, 回到家乡后,将对学生们讲述所听闻的这些故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昌化县学训导章琛抄录武林郡志并准备还乡的情景。诗中,张昱赞扬了章琛不辱没家族文化传统的精神,以及他在抄录和校对工作中的勤奋和专注。通过“高堂别席”和“小帐停灯”的描绘,展现了章琛工作的环境和状态。最后,诗人期待章琛回到家乡后,能够与学生们分享他在武陵郡志中发现的奇异故事,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