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山庄

茅堂闻在断厓居,耕凿真疑与世疏。 黄石洞依秋树冷,子房祠映古苔虚。 山人自述《潜夫论》,吏部空留处士庐。 见说田间多野兴,每惭为客负犁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厓(yá):断崖,陡峭的山崖。
  • 耕凿:耕田凿井,指隐居生活。
  • 黄石洞:传说中的仙人黄石公的洞府。
  • 子房祠:纪念张良(字子房)的祠堂。
  • 古苔虚:古旧的苔藓显得空旷。
  • 潜夫论:东汉王符的著作,表达隐居不仕的思想。
  • 吏部:古代官署,负责官员的选拔。
  • 处士庐:隐士的居所。
  • 野兴:田园生活的乐趣。
  • 为客:作为客人,指离开田园生活。
  • 负犁锄:指不从事农耕,放弃田园生活。

翻译

听说茅堂位于陡峭的山崖上,耕田凿井的生活仿佛与世隔绝。黄石洞依傍着秋天的树木显得冷清,子房祠映衬着古旧的苔藓显得空旷。山中人自述着《潜夫论》中的隐居思想,吏部虽空留着处士的居所。听说田间有许多田园生活的乐趣,每次都惭愧作为客人而放弃了耕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图景,通过对茅堂、黄石洞、子房祠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耕凿真疑与世疏”一句,直接抒发了隐士对世俗的疏远和对田园生活的珍视。末句“见说田间多野兴,每惭为客负犁锄”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放弃农耕的愧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隐逸诗的风貌。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