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閒居杂言四首
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土:北方土地。
- 糇粮:干粮。
- 云梦竹:一种生长在云梦泽地区的竹子。
- 宿昔:往昔,过去。
- 芥:小草。
- 杨:杨树。
翻译
北方的土地既高又厚,那里的人民生命力强劲而坚强。榆树和柳树虽然体质柔弱,但在那里生长得更加繁盛昌盛。桃树和李树的果实比拳头还大,枣子和栗子足以充作干粮。谁说那苦寒之地,百物无法生长?青翠的云梦竹,过去一直傲立在雪霜之中。但移植到这个庭院里,却不如小草和杨树那样适应。竹子的本性岂能改变,它之所以如此,全因不是它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方土地和植物的描绘,展现了北方坚韧的生命力和自然环境。诗中,“朔土高且厚”一句,既描绘了北方土地的辽阔与深厚,也隐喻了北方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后文通过对榆柳、桃李、枣栗等植物的描述,进一步以物喻人,赞美了北方生物的顽强生命力。最后,诗人通过对云梦竹的描写,表达了“物非其地,性难自改”的哲理,强调了环境对生物本性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揭傒斯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211篇诗文
揭傒斯的其他作品
- 《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走笔作 》 —— [ 元 ] 揭傒斯
- 《 雨述三篇 》 —— [ 元 ] 揭傒斯
- 《 杨柳青谣 》 —— [ 元 ] 揭傒斯
- 《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 —— [ 元 ] 揭傒斯
- 《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 —— [ 元 ] 揭傒斯
- 《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 》 —— [ 元 ] 揭傒斯
- 《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 —— [ 元 ] 揭傒斯
- 《 杂诗二首寄彭通复 》 —— [ 元 ] 揭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