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 齐己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宫:古代楚国的宫殿名,这里指代楚地或楚文化。
  • 伊嵇:指古代的隐士伊尹和嵇康,这里泛指隐逸之士。
  • 流年:指光阴,时间的流逝。
  • 话通:谈论,交流。
  • 野题:指与自然、田园生活相关的诗歌题材。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士的生活或隐逸的情怀。
  • 浮生:指人生,常带有短暂和虚幻的意味。
  • 剃发:指出家为僧,放弃世俗生活。

翻译

不必过问那些像伊尹和嵇康一样的懒散隐士,他们已经将岁月交付给了时光。 他们很少谈论时事,却写下了许多关于田园野趣的诗篇。 梦中的春日桃李依旧盛开,而心中的旧日隐逸情怀如薜萝般缠绕。 如果不能领悟这虚幻的人生,那么剃发出家又有什么意义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解,认为他们已经将生命交给了自然和时光。后句“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们的生活状态,他们不问世事,专注于自然和诗歌创作。最后两句“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如果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那么出家为僧也只是形式上的逃避,并无实际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