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 赵嘏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 曾把桂誇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 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 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指桂冠,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所戴的帽子,象征荣誉和成功。
  • 春里巷:春天的巷子,这里指家乡。
  • 重怜:深爱,特别珍惜。
  • 锦衣裳:华丽的衣服,比喻官职显贵。
  • 洲迷翠羽:洲,水中的陆地;迷,迷失;翠羽,翠鸟的羽毛,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 云遮槛:云雾遮挡了栏杆,形容景色朦胧。
  • 露湿红蕉:露水打湿了红色的芭蕉叶。
  • 月满廊:月光洒满了走廊。
  • 就养:指回家奉养父母。
  • 清资:清高的资质或地位。
  • 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对书籍,这里指官职虽清高但不如回家奉养父母受人羡慕。

翻译

你从千峰归来,回到了旧日的林塘,溪县门前就是你的故乡。 曾经你戴着桂冠,夸耀于春天的巷子里,现在你身着锦衣,更显得风度翩翩。 水中的小洲上,翠鸟的羽毛美丽得让人迷失,云雾遮挡了栏杆,景色朦胧。 露水打湿了红色的芭蕉叶,月光洒满了走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你回家奉养父母,整个朝廷的人都羡慕不已,你的清高资质,让校书郎的职位都显得逊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嘏登科后归乡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的荣耀和家乡的美景。诗中“桂誇春里巷”和“身称锦衣裳”表达了陈嘏的成就和荣耀,而“洲迷翠羽”、“露湿红蕉”和“月满廊”则描绘了家乡的宁静和美丽。最后两句赞美了陈嘏回家奉养父母的决定,显示了他在道德和情感上的高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陈嘏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深情。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