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 郑谷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秀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长安寺:指位于长安的寺庙。
  • 渚宫禅者:指在渚宫修行的禅师。
  • 旧斋:指过去修行的居所。
  • 香社:指僧侣聚集的地方。
  • 丧乱:指战乱或社会动荡。
  • 内殿:指寺庙中的主要殿堂。
  • 飞锡:指僧人云游四方。
  • 老郎:作者自指。

翻译

我曾居住的旧斋旁松树已老,与香社的僧友们分别多年,在这动荡不安的时期,僧侣稀少。离开寺庙,只知道前往内殿,闭门不出,感觉自己仿佛隐居深山。躺在床上听着秦地的秋日钟声渐渐消失,吟咏时想起荆江边夕阳下归巢的鸟儿。只怕禅师兴起,带着锡杖离去,我这老者将无路可走,再也无法追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修行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通过“旧斋松老”、“香社人稀”等意象,描绘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师可能离去的担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郑谷

郑谷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