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诸: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齐己:唐代著名诗僧。
- 无味:平淡无奇。
- 把经:持经,指阅读或诵读佛经。
- 疏野:疏远世俗,放纵不羁。
- 江寺:江边的寺庙。
-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 残更:夜将尽时的更声。
- 从容:悠闲自在。
- 龙潭:深潭,这里可能指诗人的修行之地。
- 石枰:石制的棋盘。
翻译
我平淡无奇地吟咏诗歌,其实就是手持佛经,竟然将这疏远世俗、放纵不羁的生活当作了寻访的伴侣。我的身体依靠在江边的寺庙,庭院中没有树木,山峦环绕着遥远的天际,路上还有战乱的痕迹。竹瓦在雨声中漂洗了整个白日,纸窗上的灯光在夜将尽时照亮了残余的更声。我悠闲自在地做了一个清凉的梦,醒来后回到了深潭边,扫去石制棋盘上的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投身于自然与宗教的宁静生活。诗中“无味吟诗即把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而“竟将疏野访谁行”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由放任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江寺”、“山绕天涯路有兵”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战乱背景下的隐逸图景。最后两句“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体现了他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心灵净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