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吟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舌:鸟名,以其善鸣而多变化其声,故称。
  • 间关:形容鸟鸣声婉转。
  • 繁英:繁花。
  • 红雨:比喻落花。
  • 笙簧:比喻鸟鸣声如笙之簧音。
  • 黄鹂:鸟名,即黄莺。
  • 吞声:不敢出声。
  • 迎风弄景:形容百舌鸟迎风展翅,似在自我欣赏。
  • 绵蛮:形容鸟声婉转。
  •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 侠少:游侠少年。
  • 坠珥:耳环。
  • 妖姬:美艳的女子。
  • 鹰隼:猛禽,比喻捕食者。
  • 廷尉:古代官名,掌刑狱。
  • 张罗:设网捕鸟。
  • 潘郎:指潘岳,古代美男子,此处泛指美少年。
  • 挟弹:带弹弓。
  • 朱鸟:即朱雀,南方七宿的总称。
  • 索漠:冷落,无生气。
  • 蒿下飞:在蒿草下低飞,形容处境卑微。

翻译

清晨,星星稀疏,春云低垂,初次听到百舌鸟婉转的啼鸣。花树遍布空中,令人迷失方向,摇动的繁花如红雨般坠落。百舌鸟的鸣叫如同笙簧般多变,使得黄鹂不敢出声,燕子也沉默无语。东方的朝阳缓缓升起,百舌鸟迎风展翅,仿佛在自我欣赏。它的鸣叫声不断,然后又飞走了,不知在何处绿杨路上再次相遇。它的鸣叫声婉转悦耳,一心多舌,变化多端。饮酒脸红的游侠少年停下歌声聆听,耳环坠落的美艳女子在睡梦中也与之和鸣。可惜这美好的光景何时会结束,谁能躲避那些捕食的鹰隼呢?廷尉设网捕鸟,自己却不关心,美少年带着弹弓无情地伤害。天生的小鸟啊,你是多么微小,却能在春光中变化万千。南方的朱鸟一旦出现,你就只能默默无言,在蒿草下低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晨百舌鸟的鸣叫和飞翔,通过对比其他鸟类的沉默和人类的反应,突出了百舌鸟的独特和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繁英坠红雨”、“笙簧百啭”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百舌鸟的灵动。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百舌鸟命运的担忧,以及对自然界弱肉强食法则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