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 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 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茏开五云。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无路花纷纷。 翻然恐失乡悬处,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招:(zhāo zhāo)形容船只摇摆的样子。
  • 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 拖纶:(tuō lún)钓鱼用的丝线。
  • 掷饵:(zhì ěr)投掷鱼饵。
  • 信流:(xìn liú)随波逐流。
  • 虚明:(xū míng)空旷明亮。
  • :(jiē)叹息。
  • 种玉:(zhǒng yù)比喻隐居修炼。
  • 石髓:(shí suǐ)石钟乳,古人认为是仙人的食物。
  • :(ruò)点燃。
  • 葱茏:(cōng lóng)形容景色青翠茂盛。
  • 五云:(wǔ yún)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悬处:(xuán chù)牵挂之处,指家乡。
  • 尘心:(chén xīn)世俗之心。

翻译

渔船摇摆着,漂浮在武陵的水面上。我随手拖着钓线,投掷鱼饵,随波逐流,不知不觉误入了桃源,走了好几里路。 我沿着清澈的源头寻找,只见花儿连绵不断,踏着花瓣寻找小径,终于来到了洞口前。洞门苍黑,烟雾缭绕,我暗中前行几步,忽然眼前一片空旷明亮。 世俗之人见到仙子,惊得毛骨悚然,纷纷前来询问我是如何来到这里的。片刻之间,仙子们破除了冰雪般的冷漠,笑着询问人间的种种。 我叹息自己隐居修炼,却不知人世间的短暂如风中烛火。仙子们用石钟乳做的美食款待我,点燃松脂留我住宿。 远处传来鸡鸣狗吠,清晨的景色青翠茂盛,五彩祥云初开。我起身走出户外,只见满院无路,花瓣纷纷。 我突然担心失去家乡的牵挂,一刻也不愿在桃源停留。桃花盛开,溪水清澈如镜,但我的世俗之心如垢,无法洗净。 一旦离开仙境,便再也找不到踪迹,只剩下流水和重重山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禹锡误入桃源仙境的经历,通过对桃源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等句,以生动的画面开篇,引出诗人的奇遇。后文通过对仙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仙境的神秘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