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慈恩寺文郁上人

· 贾岛
袈裟影入禁池清,犹忆乡山近赤城。 篱落罅间寒蟹过,莓苔石上晚蛩行。 期登野阁闲应甚,阻宿山房疾未平。 闻说又寻南岳去,无端诗思忽然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袈裟(jiā shā):僧人的法衣。
  • 禁池:指皇宫中的池塘。
  •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太平寰宇记》记载,登天台山可见一赤城,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
  • 篱落:篱笆。
  • (xià):缝隙。
  • 莓苔:青苔。
  • 晚蛩(qióng):傍晚的蟋蟀。
  • 期登:期待登临。
  • 野阁:野外的楼阁。
  • 阻宿:因病或其他原因而留宿。
  • 山房:山中的房屋,多指隐士或僧人的居所。
  • 南岳:指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无端:无缘无故。
  • 诗思:作诗的思路、情致。

翻译

僧人的袈裟倒影映入皇宫的池塘,清澈见底,我依然怀念着那靠近赤城的故乡。篱笆的缝隙间,寒蟹悄悄爬过,青苔覆盖的石头上,傍晚的蟋蟀缓缓行走。我期待着登上野外的楼阁,却因闲散而未能成行,因病留宿山中房屋,病情尚未痊愈。听说你又要去南岳寻访,不知为何,我的诗意突然涌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中,“袈裟影入禁池清”一句,既展现了僧人清静的生活,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寒蟹、晚蛩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处提到南岳之行,诗思忽然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诗意与遐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魅力。

贾岛

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409篇诗文

贾岛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