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五夜寄人

· 齐己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河:指银河。
  • 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或者颤抖的样子。
  • 金盘:比喻月亮。
  • 喷露:指露水喷洒。
  • 逆凭栏:逆着栏杆的方向。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鱼龙:古代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 精魄:灵魂。
  • 五山:指神话中的五座仙山。
  • 鸾鹤:神话中的仙鸟。
  • 骨毛寒:形容寒冷至极。
  • 清光:指月光。
  • 蟾兔: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和玉兔。

翻译

银河轻轻颤动,月亮如金盘旋转,露水喷洒,光芒四射,我逆着栏杆望去。 四海的鱼龙感到灵魂的寒冷,五山的鸾鹤也觉得骨毛生寒。 今夜大家都向着圆月望去,后夜又有谁会在月缺时观看呢? 为何清亮的月光和月中的蟾兔,却让才小的我感到留恋,难以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通过银河、月亮、露水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运用了对仗和夸张手法,表达了夜晚的寒冷和神秘。结尾的“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则透露出诗人对月光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情感。

齐己

齐己

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寺,署为僧正。后终于江陵。好吟咏,与郑谷酬唱,积以成编,号《白莲集》。又有《风骚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