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 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 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治理,管理。
  • 锦城:指成都,因其繁华如锦而得名。
  • :踏。
  • 血泥:血染的泥土,形容战场惨烈。
  • 追戎首:追捕敌军首领。
  • 三军:古代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此指全军。
  • 残兵:战败后残存的士兵。
  • 鹤唳:鹤的叫声,此指士兵因惊慌而产生的错觉。
  • 空垒:废弃的军事堡垒。
  • 乌声:乌鸦的叫声,常与死亡、荒凉相关联。
  • 云中:指高处或天际。
  • :失误,错误。
  •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

翻译

前年我治理锦城,马蹄踏过血染的泥土。 千里追捕敌军首领,全军都赞许我的勇名。 战败的士兵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敌军,废弃的堡垒中辨认乌鸦的叫声。 一次在高处的失误,我南游至湘江水清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禹锡在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的赠诗中,回忆自己曾经的军事生涯。诗中通过“马蹋血泥”、“千里追戎首”等词句,生动地再现了战场的残酷与诗人的英勇。后两句“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则巧妙地运用了寓言手法,表达了战后士兵的恐惧与不安。最后,“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失误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