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 赵嘏
拂烟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辞九陌尘。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 贾嵩词赋相如手,杨乘歌篇李白身。 除却今年仙侣外,堂堂又见两三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拂烟披月:形容鸟儿羽毛美丽,仿佛披着月光和烟雾。
  • 九陌尘:指京城的繁华尘嚣。
  • 玄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珍贵的才能或智慧。
  • 象罔: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难以寻觅的珍贵之物。
  • 负伶伦:伶伦是古代的乐官,这里指不辜负音乐的天赋。
  • 贾嵩:唐代诗人,与司马相如相比,指诗才高超。
  • 杨乘:唐代诗人,与李白相比,指诗才卓越。
  • 仙侣:指同年考中的进士,比喻为仙人伴侣。

翻译

鸟儿羽毛美丽,仿佛披着月光和烟雾,千里之外初次告别京城的繁华尘嚣。曾经失去珍贵的才能,寻求难以寻觅的宝物,不辜负音乐的天赋。贾嵩的诗才堪比司马相如,杨乘的诗篇与李白相媲美。除了今年一同考中的进士,堂堂正正又见两三春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鸟儿羽毛的美丽和告别京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珍贵才能和美好时光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将贾嵩和杨乘的诗才与古代文学巨匠相比,展现了诗人对同年进士的赞美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时光的珍视。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