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投龙诗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 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 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囗囗觌。 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 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 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 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门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绝顶:山顶。
  • 盘途:蜿蜒曲折的路途。
  • 阳巘(yán):山的南面。
  • 阴崖:山的北面。
  • 大壑(hè):深谷。
  • 渺溟(míng):广阔无边的样子。
  • 霁(jì):雨过天晴。
  • 冱(hù)寒:严寒。
  • 披展:展开,这里指展开祭祀的仪式。
  • 龙仪:祭祀龙的仪式。
  • 服狐白:穿上白色的狐裘,表示庄重。
  • 沛恩:丰厚的恩泽。
  • 圣主:指皇帝。
  • 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这里指地方长官。
  • 三元:道教中指天、地、水三元神。
  • 章醮(jiào):道教的祭祀仪式。
  • 帟(yì)幕:帐幕。
  • 翠微:山色青翠。
  • 机茵:指祭祀用的垫子。
  • 丹洞:红色的洞穴,指祭祀的场所。
  • 鸣天鼓:道教中的一种仪式,敲击天鼓以召神。
  • 端素册:手持洁白的册子,指记录祭祀的文书。
  • 朱绂(fú):红色的丝带,古代官员的服饰。
  • 黄裳:黄色的下衣,古代贵族的服饰。
  • 玉策:玉制的简策,古代用于记录重要事项。
  • 仙佩:指神仙的佩饰。
  • 奔驿:急速传递。
  • 岫门:山洞的门。
  • 瑞云:吉祥的云。
  • 招感:招来感应。
  • 旋来格:迅速到来。
  • 帝寿:皇帝的寿命。

翻译

早晨登上云门山,直上高达千尺。山顶孤立高耸,山路蜿蜒曲折且狭窄。前方是裂开的山峰,下方是削成的峭壁。山的南面灵芝茂盛,北面悬崖赤红如火。深谷平静无波,广阔无边无际。此时雪后初晴,严寒使得水更加凝结。展开祭祀龙的仪式,庄重地穿上白色狐裘。丰厚的恩泽只属于圣明的君主,祈福则在于地方长官。三元神的祭祀仪式升起,五域的景象显现。帐幕沿着青翠的山色延伸,祭祀用的垫子在红色的洞穴中展开。开始敲击天鼓,手持洁白的册子拜传。云霞间红色的丝带缠绕,雾霭中黄色的下衣折叠。玉制的简策承载着诚信,仙人的佩饰等待急速传递。香气进入山洞,吉祥的云从岩石中升起。至诚必定招来感应,大福迅速到来。空中忽然传来神的声音,祝福皇帝寿命长达万千百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云门山举行祭祀龙的盛大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庄严的祭祀仪式,展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神灵的虔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绝顶弥孤耸”、“大壑静不波”等,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峻和谷的深邃。同时,通过“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等句,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地方长官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

赵居贞

唐定州鼓城人。赵冬曦弟。玄宗先天二年进士。天宝中,屡官比部郎中。九载,自扬州长史迁吴郡太守兼江南道采访处置使。十一载,改北海郡太守。 ► 1篇诗文